当前位置:爱读文 > 人生哲理 > 哲理故事 >

打破惯性思维的陷阱

时间:2011-07-05 15:44 来源:未知 作者:可爱你 点击:

    「你的问题,就是你的道路。」──西藏格西波托瓦(Geshe Potowa)

    前一阵子,家里一台用了近二十年的日本烤箱坏了。看着那斑驳的外壳烤漆,不禁想起,这台烤箱已伴我走过多少年轻岁月啊!有多少早晨,它让我享用香酥的面包;多少夜里,它让我快速地享受预先买回家的烧饼,饼皮烤得酥酥脆脆,夹点肉松或煎个蛋,真是标准的台式美味啊。

    这样耐用的电器,现在越来越难买到了,或应该说,制造商根本不希望消费者使用同一件产品太久,否则,新产品要卖给谁呢?曾几何时,人们不断追求刷新、更快、更好!各行各业每年订出高幅度的业绩成长目标,要不间断地推陈出新,绞尽脑汁推出新一代产品。工厂为了扩大产能,聘请更多员工,夜以继日地超时投入生产线,造成工厂用电量大增,排放的污染物及废弃物不断增加,政府提出供电不足的警讯,合理化了核电厂的兴建及工业区的扩张。

    更多原本属于大自然的空间被转为住宅、商业及工业用地,更多自然资源被过度的人为开发所耗竭,超时工作的人们得到更丰厚的报酬,然後,再去参与更多的消费。今年的营业目标达成了,明年再订出更高的业绩目标要求员工,再盖更多工厂,投入更多生产线,再将工厂搬迁到劳力取得更便宜的国家,再招募更多人超时加班工作,刺激更多人提高消费,接着生成更多废弃物、更多的排放与污染,周而复始,无穷无尽地追逐物质与经济成长。但,现代人真的比以前更健康、更欢喜吗?

    上的一部影片《The Story of STUFF》,揭露了美国人民的快乐指数从一九五○年代消费力大爆发後,一路下滑!这代表人们并没有因为消费能力增加而更快乐,人们为了更有能力消费,投入更多时间工作或兼职更多差事以获取更高的报酬,每天累得不成人形,回到家,累瘫在电视或计算机前,接受更多消费性广告的轰炸与诱惑,然後再去消费。人们却忘了,金钱买不到快乐。

    还记得我才起心动念,若手边这支手机坏了,是不是要买一支iPhone,好与我的MacBook及iPad集成?但后来想想,手边的两支手机都还能使用,就将这个采购念头给放下了。没想到一转眼,iPhone竟已出到第五代!而大家手上的iPad都还没摸热,iPad第二代就又风光上市!当人们过于重视物欲,厂家也就顺水推舟地加倍生产,手上拥有决定下单权利的原厂,每年刻意更换不同的代工厂,以求取更廉价的代工成本,今年没抢到订单的公司,明年又以更低价抢单,恶性卷动,代工的毛利越来越低,常规职员的工时越来越长。这真的是对的消费与经济模式吗?或该这麽问,这是人生而为人的目的吗?过量消费,对现代人来说,已成了一种惯性,而且是建构在错误的经济发展结构上,人们渴望消费,厂家理所当然再进一步刺激消费,这样恶性的制约越演越烈。

    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今年三月份日本空前的震灾後提出「天谴说」,石原直言:「日本人过于强调自我,凡事以我欲为主,来从事政治和民粹主义。而透过这次海啸,若能一次清洗这些执着,我觉得或许这是一次天谴。」石原的评论犹如在日本国难的伤口上撒盐,虽然「天谴说」过于沉重,但我们扪心自问,石原说的「凡事以我欲为主」的日本人,不正是全球大部分人类的缩影吗?「凡事以我欲为主」让人们快速满足了短期的欲望,却以整个地球的生态及平和为代价。

    如果你也认同达赖喇嘛说的,人生本应快乐,那麽,如何让自己、家人、你的员工与同事都更快乐?甚至,让蕓蕓众生、自然万物生灵都更快乐,这难道不重要吗?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。卡尼曼在《快乐学》书中提出:「当人们被问起关于自己的问题,都有一些现成的答案:我们知道自己叫什麽名字、住在哪儿、参加什麽政党。但是,常规来说,并不知道自己多快乐。当被问起这个问题时,我们必须编造出一个答案。」正如同我常在演讲时问起听众:「你这一生为何而来?」通常,台下十之八九哑然失声,一脸错愕。勉强有几个人说了一些答案,但很明显的,这是他这一生头一次想这个问题。

    上一期我们谈到,松浦弥太郎会为自己准备一个「不知道的箱子」,让自己每天充满动能地自主学习!正因为对这世界充满好奇,每天就如新生常规,满怀学习热忱,或许,从今天起,就让我们重新来学习「问问题」,别让自己掉进世俗的沉痾与惯性思考逻辑。想要改变,就必须有崭新的创意与想像力。人的一生,往往很难超越自我想像力之外,企业、国家亦如是。西元前五百年的《六趣轮回经》提到:「一切失败,来自错误的认识。」要得到人生的新答案,就必须勇敢地从旧思维的岸边离岸,向新时代的大海航行。

    过去我们认为「人定胜天」,在日震核变福岛事件後,相信会啓发更多人类的觉醒,人类必然会更尊重大自然,期与自然共好。过去许多企业崇尚成吉思汗「赢了还不够,要其他人输了才行」的托拉斯霸权主义;未来的企业却会省思到取之于社会,更应回馈社会,好的企业须更重视企业社会责任。一如净空法师所言:「现代社会是竞争,我们要做出礼让,不仅是谦让、礼让,处处都让。」「众生念念是要求得到,我们念念要布施出去。」

相关文章推荐:

(责任编辑:可爱你)

更多
-
最新评论

还没有人发言,您是第一个,来说两句吧!

爱读文提醒您遵守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广告评论。
用户名:
赞助商链接
本类经典文章阅读